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AI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政课AI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活动

11月11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在学院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开展了一场以“赓续红色血脉,赋能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我院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依托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共建,是四川省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的积极探索。

本次活动依托现代AI虚拟仿真技术,将思政课堂与国家发展政策导向紧密结合,通过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深刻感悟长征精神与脱贫攻坚成就,推动思政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情境。活动围绕“红军长征之爬雪山过草地”“红军长征之四渡赤水”以及“新时代脱贫攻坚之路——悬崖村的变迁”三大主题展开。在虚拟仿真场景中,学生们“亲历”了长征途中雪山严寒、草地泥泞的艰苦环境,通过交互操作体验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的战术智慧与坚定信念;随后,场景切换至四川凉山“悬崖村”,学生们在虚拟环境中攀爬钢梯、参与产业建设,切身感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为贫困山区带来的历史性变革。这种创新教学模式,以科技手段还原历史与现实的重大节点,使思政教育更具感染力和时代性,生动体现了国家关于“用好红色资源、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导向。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有学生提及“重走”长征路,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而“悬崖村”的今昔对比,更让其理解了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虚拟仿真技术让书本上的理论“活”了起来,我们不仅记住了历史,更懂得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本次实践活动通过技术赋能思政教育,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也为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探索了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