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结构化研讨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

学院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结构化研讨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吸引力,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我院思政课教师梁巧娟副教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将结构化研讨模式引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推动课程从 “知识传授” 向 “价值塑造、能力培养” 深度转型,为思政教育注入全新活力。

为了改变传统思政课堂“教师讲、学生听” 的单向输出困境,梁老师立足思政课程改革需求,打破固有教学框架,以《思想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为锚点,精准对接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系列研讨专题。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交流,在教师引导下围绕主题展开深度探究。过程中,学生时而结合真实情景案例辨析法理人情,时而通过思维导图梳理逻辑脉络。教师从 “主讲人” 主动转型为 “引导者”,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启发深度思考,以精准聚焦的话题引导研讨方向,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深度参与其中、大胆表达观点,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这种 “思想交响” 式的教学改革,让思政课堂 “活” 了起来,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与思维活跃度显著提升。同学们普遍高度认可这样的思政课堂。2025级学前教育3班李冰冰同学表示:“现在的思政课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讲解,而是能主动思考、积极交流的‘思想课堂’,我们在观点碰撞中真正理解了思政课的实践价值。”

思政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结构化研讨教学方案,进一步丰富情景模拟、互动游戏、案例研讨等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教学设计的精准度与实效性,让思政课堂既有思想深度,更有互动温度,为提升思政育人实效持续赋能,助力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