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3月4日,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传媒艺术学院负责同志赴汶川县映秀镇,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举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建座谈会。双方围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厚植青年家国情怀”主题,共商馆校协同育人新路径,推动思政教育守正创新。
座谈会上,汶川县映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肖文表示,将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为纽带,推动映秀、川西红色文旅与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深度融合,助力映秀打造思政教育引领示范高地。成都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韩宏文介绍了办学特色及思政教育成果,强调“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双方围绕资源共享机制、场馆思政实践、云端课堂辐射、红色讲解行动、产教深度融合等五个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将建立“馆校互联、双向赋能”模式,整合成都外国语学院多语种、国际化资源与纪念馆红色教育资源,联合开展“四史”教育与抗震救灾精神宣教;定期组织学生赴纪念馆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实地观摩、情景体验深化理论认知,增强“四个自信”;联合开发线上直播教学,联动省内外高校及企事业单位,以“云端讲述+实景直播”扩大抗震救灾精神传播覆盖面。座谈会前,调研组一行赴映秀镇开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专项调研,先后参观震中纪念馆、漩口中学遗址、宣誓广场及抗震救灾教学基地,通过实地感悟抗震救灾精神、重温红色记忆,为深化基地共建夯实工作基础。
此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建座谈会为成都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开启新的局面。学校将以红色精神为纽带,以实践育人为路径,联动映秀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共同书写馆校协同育人的新篇章,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